在所有商业保险中,重疾险一直最受关注!
一是大家对重大疾病所带来的风险更担忧,希望有合适的保障来抵御风险;
二是基于重疾险本身,在各大商业保险中,它的条款、保障可以算是比较复杂的,保费也是占比最高的。
既然重疾险如此重要,保费占比又高,在买之前我们当然要尽可能的多了解一些。针对重疾险常见的问题,今天,小沃用一篇文章,来给大家全面分析下。
为什么要买重疾险
一、重疾险都保什么
顾名思义,保障因罹患重大疾病而所需要的的高额费用。
重大疾病的治疗并不是检查、输液、住院那么简单。
重大疾病通常: 病情严重、 治疗费用高昂、 病后需要长期康复。
即医治花费巨大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
目前国内所有的重疾险,都包含了法定的25种重疾规定,这25种重大疾病几乎涵盖了95%以上的常见重疾,例如我们熟知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
那为什么现在随便一款重疾险,动辄就是保障100种重大疾病呢?
这都是在保监会规定25种重疾的基础上,各家保险公司根据自家情况进行拓展的,除了尽可能给用户提供保障外,保障的病种多了,市场竞争力也更有优势。
不过从发病率来看,额外增加的这些,其实都次于规定中的25种。
这点就和后来的附加轻症、中症、癌症二次及其他特定疾病一样,都属于重疾险的锦上添花。我们的重疾刚需,其实首要就是覆盖最高发的那些重大疾病。
从预算和高发重疾的覆盖率来看,纯重疾保障+高保额的搭配性价比最高。
二、重疾险有什么作用
买了重疾险,一旦确诊条款内的重大疾病,就可以一次性获赔一笔赔偿金。这笔赔偿金的用途自由,可以负担医药费,关键是可以弥补家庭经济收入损失。
例如,小王买了一份50万保额的重疾险,2年后确诊肺癌,符合保障范围内“恶性肿瘤”的定义,保险公司一次性赔付小张50万元赔偿金,实际治疗只用了不到20万。
剩下的赔偿金小王可以自由支配,可以用来治病、康复修养、买营养品或者家庭开销等等。
这样的例子真的不少见,身边有罹患甲状腺癌的朋友,在拿到赔偿款后,除去少部分的治疗费用,直接拿着理赔款偿还了房贷。
重疾险的保额不单单是为了治病,它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弥补收入损失。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一旦患病必定会严重影响其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
而重疾险的赔偿金可以缓解被保险人工作中断期间的经济压力,为其提供经济上的保障。
三、重疾险有什么种类
重疾险种类有很多,我们常见的约有3种类型:带返还功能、带身故保障、纯重疾保障(也称消费型重疾险)。
返还型重疾险
即大家常理解的"有病赔钱,没事返本"。
这种抓住了大家想拿回本金的想法,虽然看似美好,但返还型重疾险一般保障杠杆不高,相比消费型重疾险,保费要高出不少。
而多交的那部分保费,虽然美其名曰有返还功能,但返还的部分从理财收益角度考虑的话,恐怕还不到2%的年化收益,到头来很容易保障不保障,理财不理财。
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
这种属于典型的捆绑寿险责任的重疾险。
可以赔付重疾保额,也可以保障身故赔付,但是有个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这两者只能享其一。
什么?花了两样钱,只能赔一样?
的确,捆绑身故的重疾险,重疾和身故的保额并不能同时享有,一旦先重疾后身故,那再赔付完重疾后,合同就终止了,无法享受身故保障,大大的降低了此类保险的性价比。
到头来,等于钱没少花,保障还缩水了。所以,如果有身故保障需求,建议不如额外买一份寿险。这样不但保额会更高,也能两者不冲突。所谓术业有专攻,合适的保障方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消费型的纯重疾险
目前互联网重疾险主流,深受年轻人喜爱。
为什么这类重疾险更受年轻人偏爱,因为前面的两款对他们来说保费太高,杠杆太低,对于初入职场收入不高,或者刚成立家庭背负房贷的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消费型重疾险更符合他们对重疾险的需求。
保障期间内罹患重疾,赔付相应保额;如果保障期间内没有患重疾、没有出险,那所交的保费就消费掉了,类似车险。由于低保费撬动高杠杆,所以性价比会凸显的更高。
三者之间,建议有房贷、车贷、预算有限的朋友,先考虑消费型重疾险,在一定期间内,将保额做高,价值最大化。
356997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